开丰注册-【民俗】神秘的巫傩文化
你的位置:开丰注册 > 业务范围 > 【民俗】神秘的巫傩文化
【民俗】神秘的巫傩文化
发布日期:2024-07-22 02:10    点击次数:129

图片

图片

  傩文化,它不仅是巫文化的一种,而且以戏剧的形式传承于中国南方广大地区。傩,原是一种“驱鬼逐疫”的巫术行为。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,这种“驱鬼逐疫”的方相氏巫术活动,上至宫廷,下至民间普遍举行。

  古老的傩分为两种:宫廷举行的傩仪称为“国傩”,民间举行的傩仪叫“乡人傩”。傩仪的形式非常简单,由一位巫师,戴着面具,率领其他戴面具的,被称为“十二兽”或“十二神”的人物,在宫廷的各个角落驱鬼逐疫。这种仪式到了汉代以后,达到鼎盛时期,形成宫廷内定期举行的一套完整礼仪,一直延续到宋代。不过唐宋以后,古老的傩仪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,傩不再是一种单纯的祭祀仪式,古老傩仪中起主要作用的巫师,渐渐被面具代表的神灵和世俗人物所代替。傩仪逐渐由祭祀活动转化为简单的戏剧表演,这就是大家所说的面具戏(傩戏)。在南宋长达150多年的历史中,原来产生和形成于中原地区的傩文化,和南方的民间巫术习俗有了充分的结合机会。而在北方由于处于辽、西夏和金的统治之下。这一地区当时被信仰萨满文化的民族所管辖,特别是蒙古族入主中原,元王朝建立,北方原有的傩文化,便从宫廷到民间消失殆尽。而在南方地区,从东南沿海到西南边陲,傩文化却得到稳固地传承。

  中国的巫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,走了一条由民间到宫廷再到民间的曲折道路。《后汉书·礼仪志》记载,傩仪一般大年三十在宫廷举行,称为“大傩”,是国家级的典礼,叫“国傩”。傩又有“古傩”和“今傩”之分,唐代以前的傩成为“古傩”,唐以后的傩称为“今傩”。唐代是古傩向今傩转变的关键时期。《新唐书·礼乐志》和唐·段安节的《乐府杂录·驱傩》记载,有唐一代,相关的傩仪,一方面继承了先秦以来的傩仪和傩祭古礼,另一方面,又进行了许多改革和创新。这主要表现在:古傩中原有的神秘、庄严的气氛渐渐淡化,而歌舞和娱乐成分却相应增加。唐代傩仪,最明显地变化是由“祭礼”变为“演礼”。《乐府杂录·驱傩》载:“晦日于紫宸殿前傩,张宫悬乐。太常卿及少卿押乐正到四阁门。丞并太乐署令、鼓吹署令、协律郎并押乐在殿前。事前十日,太常卿并诸宫于本寺先阅傩,并遍阅诸乐。其日大宴三五署宫,其朝寮家皆上棚观之,百姓亦入看,颇为壮观也。太常卿上此,岁除前一日,于右金吾龙尾道下重阅,即不用乐也。御楼时,于金鸡竿下,打赦鼓一面,钲一面。以五十人,唱色十下,鼓一下,钲以千下。”此种审傩彩排仪式,前代所无。这说明唐代傩仪之中,驱鬼逐疫的主题已变为象征意义,并将先秦至两汉时期的祭礼不折不扣地变为一种演礼。

  其次,傩仪中的角色发生了转变。唐中叶以后,创造了另一位驱鬼逐疫的大神钟馗。钟馗的出现使古傩中“玄衣朱裳,黄金四目,执戈扬盾”的方相氏,被其形象所取代。据《唐书·礼乐志》记载,唐代傩仪中还加入了大型乐队,由戴面具,穿皮农、执棒鼓角的人率领,举行驱鬼仪式。宋代以后,方相氏、十二兽、侲子等古傩中的传统角色,在傩仪中完全消失,而由教坊令人扮演钟馗、小妹、土地、社神、将军、门神、判官等,在傩仪进行时,作戏剧表演。这就是今傩的雏形。

  宋代,特别是南宋,是中国傩戏的形成时期。南宋在中国南方的统治达150多年之久。这一时期,也是傩仪从宫廷向民间流布的时期。孟元老所著《东京梦华录》详细记载了北宋都城开封禁中大傩的情景。古老傩仪中的方相氏,十二兽(又为十二神)、侲子这些角色均已消失,代之以教坊伶人扮演的将军、门神、判官、钟馗、小妹、土地、灶神之类。

  傩戏是古老的祭祀仪式剧,在“还傩愿”时演出,又称为“傩堂戏”、“傩愿戏”,以驱鬼逐疫、避邪纳福、祈求人寿年丰为目的。傩戏的剧目分正戏和副戏两大类。正戏是还傩愿时演出的戏,包括法事戏和搬戏两种;副戏是在法事之外,在傩堂之外上演的戏,有的与还愿有关,有的则演世俗故事。傩戏面具多选用木质材料,雕刻精细,上面覆以彩绘。傩戏内容很丰富,剧目繁多。傩面具的神情及其冠饰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和意义指向,雕刻工艺精湛,面具神态古朴,手法夸张,具有明显的地域风格。傩面具的造型,往往因角色的不同而有差异,其表现手法主要以五官的变化和装饰来完成人物的剽悍、凶猛、狰狞、威武、严厉、稳重、深沉、冷静、英气、狂傲、奸诈、滑稽、忠诚、正直、刚烈、反常、和蔼、温柔、妍丽、慈祥等等性格的形象塑造。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相关资讯